2018年7月1日 星期日

明葡戰爭——中國史上與西方的首次交鋒





  明葡戰爭指1521年爆發的明軍與葡萄牙軍的戰爭,1523年明軍勝利。 雙方參戰兵力明軍10000人,葡萄牙軍700-800人,明軍主要指揮官為汪鋐。 正德年間的一場明葡戰爭,雖然 明朝 獲勝,但還是為明朝統治者和士大夫敲響了警鐘,開始大力發展火器事業,增加軍事實力,為後期的明日戰爭的勝利以及西學東漸的到來鋪平了道路。


blob.png



   戰爭背景



  16世紀初大航海時代剛剛拉開帷幕,但歐洲海上列強著堅船利炮已打到中國門口了。 此刻正是有名的荒唐君主 明武宗 四處遊玩的時代,明朝還是處在生命的中期,但已開始顯露出暮態。



  明朝第一次接觸西方船隻,是在正德九年(1504)最先抵達廣東屯門島的葡萄牙人的商船。 當時的歐洲商船都備有大砲,亦商亦軍。 葡人到中國南方沿海後,一方面力圖佔據廣東沿海屯門一帶為據點,做為推行商業貿易和殖民活動的根據地;另一方面,又派使節入北京,要示與明朝建立關係,從 政治、經濟上打開中國的大門。



  正德十二年,葡駐滿刺加總督派安特拉德與特使托梅·皮雷斯等人率船隊駛抵廣州,“放銃聲如雷”,震驚全廣州。 因當時外國朝貢入明港口均無鳴炮行為,且葡萄牙又不屬明朝規定的朝貢國家,地方官員拒絕葡人登岸。



  葡人最終靠中國翻譯火者亞三交結上了 正德皇帝 ,得以滯留廣東沿海,實際上一開始葡人船隊用蕃貨賄賂了當地官員,又和當地富商貿易,雙方的關係還算可以;1518年載皮雷斯來華的船隊司令啡瑙· 安德拉德的兄弟西芒·安德拉德(Simon

Perez de

Andrade)接替了司令職位,西芒與中國官員來往時,粗暴無禮,缺乏策略,不像他兄長那樣謙恭有禮;他的妄為由於他在中國沿海的違法搶劫和海盜行為而登峰造極。



  西芒的斑斑劣跡不但惡化了葡萄牙與廣東官員的關係,更加速了葡萄牙使團使命的失敗。 葡人由此顯示出海盜與殖民者的本色,蓋房建柵,配以火藥槍砲,儼然成一堡壘,又掠奪往來商船,甚至掠奪當地兒童販賣到海外為奴。 如《名山藏》記載葡人“盤留不去,劫奪行旅,掠食小兒,廣人苦之”。 嘉靖初年的給事中王希文在上疏中也稱:“正德間,佛郎機匿名混進,突至省城,擅違則例,不服抽分,烹食嬰兒,擄掠男婦,設棚 自固,火銃橫行,犬羊之勢莫當,虎狼之心叵測”。 “烹食嬰兒”之說純屬荒誕不經謠言,“擄掠男婦”則確實有之。



  因此明朝官員都要求驅逐葡人,但因為火者亞三有正德皇帝寵幸​​,葡萄牙使者有了明武宗為後台,所以正德年間葡人仍在屯門立足腳跟。 但武宗死後,火者亞三被處死,比萊斯也被押到廣州關押。 隨即明軍準備進攻屯門驅逐葡人。


blob.png



   中西首戰:明葡屯門之戰



關於屯門之戰,很多史料都提到明軍從出兵到勝利花了近一年時間,比如《東莞縣志》:“是役也,於正德辛已(1521年)出師,嘉靖壬午(1522 年)凱還”。 此戰明軍指揮者為廣東提刑按察司、海道副使汪鋐,他能調動的兵力為廣東沿海衛所的部隊,總計有數万人。



  而葡萄牙人的兵力,《澳門史》和葡人回憶錄等資料曾記載:“但是一五一八年,他的兄弟西門·特·安剌德(Simon de

Andrade)率大船一艘和小船三隻到達聖約翰島”,而在這之前,西芒的哥哥在“1518年9月末,費爾南多·伯列士·德·安德拉吉再率全隊 航,滿載榮譽和財貨進入馬六甲港”,所以我們知道了葡萄牙人在屯門的兵力最多不過700-800人。



  中西第一次武裝衝突的過程有多種說法,綜合《廣東通志》、《東莞縣志》、《 明史 》以及外國史料的論述,可以看到這場理應明朝大軍輕而易舉勝利的戰役並不順利。



《廣東通志》記載:“檄海道副使汪鋐帥兵往逐,其舶人輒鼓眾逆戰,數發銃擊敗官軍。尋有獻計者,請乘其驕,募善水人潛鑿其 底,遂沉溺,有奮出者悉擒斬之,餘皆遁去,遺其銃械”。 該文指明了在交戰初期汪鋐遇到了敗仗,還提出衝突後期派人潛水鑿沉敵船,然後力戰退敵。 更重要的是記載了官軍獲得佛郎機銃的方式——即由敵方遺棄的。 《東西洋考》因而將衝突分為兩個階段:第一階段官軍力戰不能退敵,第二階段派人潛水鑿沉敵船,打敗了佛郎機。 瑞典人龍思泰《早期澳門史》中說:“一隊中國士兵圍攻這座堡壘。如果不是一次對他極為有利的風暴非常及時地刮起,西芒將會死於飢餓。他利用這個時機 ,帶著三艘船逃跑了(1521年)”。



  概括中外多種說法,我們知道汪鋐率領明軍擊潰葡萄牙人,是經過多個回合反复戰鬥得來的。 一開始汪鋐並不知道西洋火器的威力,葡萄牙人憑藉手中武器據險而戰,使明軍在交戰初期戰敗。 之後汪鋐在劣勢裝備條件下,依靠兵力雄厚和本土作戰優勢改速決戰為持久戰,長期圍困將近一年以待敵疲。 之後,明軍利用颱風或暴風雨的惡劣天氣,在火銃威力不易發揮之際,全線出擊打敗了對手。



 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代價大而收穫少的勝利,西門的四隻船有三隻逃出了包圍。 明軍應該僅僅是佔領了空蕩蕩的屯門島而已。 當時的人已經認為:“不數年間,遂啟佛朗機之釁。副使汪鋐盡力剿捕,僅能勝之”。 屯門之戰使明朝認識到蜈蚣船和佛郎機銃的威力,在引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;同時也為後來的西草灣之戰取得勝利積累了戰爭經驗。


blob.png



   中葡西草灣之戰



  嘉靖二年(1523年)的西草灣之戰,對明軍來說取勝得比較順利,正史中不但寫明了戰爭經過,而且還有戰果。 寇犯新會西草灣的是葡萄牙人麥羅·哥丁霍(Mello

Coutinho)率領下援助屯門的武裝船隊,中國人稱其為別都盧,隸屬於葡萄牙駐印度總督。 船隊有很強的戰鬥力,在寇犯中國前已經”恃其巨銃利兵,劫掠滿剌加諸國,橫行海外,至率其屬疏世利等千餘人,駕舟五艘, 破巴西國,遂寇新會縣西草灣”。 在他到達滿剌加的時候,獲悉屯門船隊與中國關係惡化,但仍打算冒險前行。 哥丁霍的性格不像西芒那樣暴躁,他勸告”部下力避衝突行為,於入港投錨後,急上岸求見廣東地方長官,請求許其和平貿易。廣東地方長官置之不理,不得已,由屯門港 退出,然已遭中國艦隊之追擊”。



  這是因為廣東當局在經歷了屯門之戰後,已經下令”不准中國人與葡萄牙人接觸。反而發布命令,要中國戰船一旦遇上懸掛葡萄牙旗幟的船隻,就將其擊毀”。 由於明朝水師求戰的堅定與急切,同時哥丁霍在是否開戰上猶豫不決,西草灣之戰一開始明軍就佔了上風,經過反复較量,葡萄牙不得不接受失敗。

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源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






http://www.buzzfunnews.com/20180723057.html

每日頭條即時更新,請上:http://www.buzzfunnews.com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