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0月6日 星期六

奶奶為省3塊錢把屎把尿,導致寶寶進了醫院,你家可能也在這樣做





18個月的寶寶輝輝,大便后時有直腸脫出來,由於最初脫出的程度不重,每次家人都可以幫忙復原。


但,情況卻越來越嚴重,最近一次,脫出的直腸有雞蛋那麼大,孩子哭得死去活來,更是站不起來了。


這可嚇壞了輝輝的父母,趕緊帶著兒子到醫院肛腸科就診,原來這是脫肛症。據記者了解,脫肛若造成脫出物長時間不能回納,可發生水腫、滲血、疼痛、潰瘍甚至嵌頓壞死。好在輝輝不算特別嚴重,經過複位和後續治療,輝輝終於得以康復安全出院。


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脫肛呢?


原來輝輝的奶奶從他一出生就開始「噓噓」給孩子把尿,並以把尿、把便成功為榮,雖然輝輝媽媽極力反對。


但是,奶奶說:



「輝輝爸從小就是我給把的,健健康康地帶到這麼大,現在不是挺好的嘛,哪兒能給娃包著紙尿褲到處走!讓親戚朋友看見多丟人啊;再說了,那紙尿褲多貴啊,接泡尿3塊錢就沒了,這不是浪費嘛。」




相信很多家裡也有一個像輝輝奶奶一樣自認為經驗豐富的老人,我們年輕的粑粑媽媽要盡量糾正老人的錯誤觀點,把尿的確危害多多:


1、對娃的脊椎不好;


2、對娃的括約肌不好,會讓娃可能有尿不會自己尿,而一把沒尿也會憋出尿;


3、對娃的心理不好,你想啊,本來玩的好好的,突然被拎起來小便,還有那麼多噓噓嗯嗯的伴奏,舒服不?害怕不?


4、容易引發痔瘡和脫肛(觸目驚心啊!)


5、對孩子不尊重。


把尿真的能


訓練孩子排便習慣么?


嬰兒的尿道括約肌,肛門括約肌,要在3歲左右才完全發育成熟。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礎。在此之前,孩子是沒有能力完全控制排便排尿的。


尤其是1歲以前,與其說把尿是訓練孩子,不如說是訓練家長找到孩子比較容易排尿的時間,比如吃奶后5-15分鐘,睡醒后。這還是比較成功的排尿訓練。


失敗的排尿訓練在1歲前比比皆是,後果是孩子完全不知道根據便意排尿,只知道根據被把這個動作來反射性排尿。比如經常聽到很多家長抱怨說,孩子晚上不能安睡,非要把一潑尿才能接著睡,甚至白天都不把不尿,只知道因為憋尿而哭鬧。




1歲之後,孩子們開始有了一點控制便尿的能力,但是並不完善。這和老年人控制不好大小便是一個道理。很多家長苛求孩子,一旦孩子把尿時不尿,或者不把尿的時候自己尿了,就會責怪孩子,甚至用呵斥打罵的方法來要求孩子尿尿之前必須告訴家長。


這樣的家長,等老了之後,自己大小便控制不好的時候,要祈禱你的子女不要為此而呵斥你哦。



不把尿,少把尿


孩子更早學會自主便尿


實際諮詢中發現,晚上穿紙尿褲睡覺的孩子,很多在2歲前後甚至更早就能夠控制夜尿,或者整夜憋尿到早上。而夜裡把尿的孩子,2歲時多數還需要煩勞父母半夜起來把尿。


白天也不把尿,或很少把尿的孩子,更是普遍較早開始主動告知便尿,較早開始會使用尿盆,或蹲下尿尿。




這是因為不把尿和少把尿的孩子,一直以來都是依據便意來排尿的,所以對便意的掌握比較好。


而過多把尿的孩子,始終在根據便意排尿和根據把尿動作排尿之間被混淆,對便意的掌握很差。


用紙尿褲好不好?


紙尿褲最大的問題是不環保。因為其中的吸水成分是不能降解的。另外穿著紙尿褲總沒有光屁股舒服。除此之外,再沒有什麼其他問題了。


傳說中紙尿褲的很多問題,都是謬論,甚至可笑的謬論。媽媽完全可以放心使用。


尿布+紙尿褲,經濟又舒適!



其實,可以給寶寶搭配白天尿布+晚上和出門時紙尿褲,這是很多媽媽的選擇。一來更經濟,二來夏天寶寶更涼快,三來可以避免和反對使用紙尿褲的家人起太大的衝突。




很多寶寶七八個月開始會討厭穿尿布。於是很多媽媽乾脆白天只給孩子穿褲子,尿濕了就換一條幹凈的,一天七八條褲子足夠了,晚上扔進洗衣機一起洗,一點也不勞累。


如果怕寶寶不穿尿布尿了床鋪和沙發,可以在寶寶坐著玩耍的時候,鋪上大隔尿墊,或者乾脆白天就用大號隔尿墊把沙發和床鋪上。


現在購買隔尿墊很方便,一平方米見方的,兩面細絨的隔尿墊只要幾十元錢而已。孕嬰店買不到,可以到X寶上買,樣式圖案都有很多選擇。


真正有效的排尿訓練


寶寶1歲半左右,很多媽媽發現給寶寶有時能在尿尿前提前告知了。這意味著媽媽可以開始做些簡單基本的排尿訓練了。


(當然,如果繼續給寶寶穿紙尿褲,等到2歲再開始訓練也是完全可以的,且寶寶會學得更快。)


準備一個可愛的尿盆是個不錯的選擇。一個方便而可愛的尿盆會讓寶寶更願意在有尿的時候主動去找尿盆,或者告訴大人。還會讓寶寶慢慢學會自己脫褲子提褲子,學會控制自己準確坐上尿盆的動作,和不尿到外面的技巧。




這些能力的提高,還會增強寶寶的自信。(如果這時還在把尿,甚至因為寶寶不配合把尿或不提前告知尿尿而呵斥寶寶,寶寶能學會什麼呢?)


市面上賣的尿盆有很多種,有跨坐的,靠背式的。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愛好來選擇。一種不喜歡就換一種試試。很多媽媽發現,領寶寶到衛生間,讓寶寶學習蹲下尿尿也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。


國外很多父親在幫兩三歲的男孩子學習尿尿時,會帶寶寶到尿盆或者小馬桶旁邊,或者在馬桶旁擺個腳凳,丟一個麥圈到水裡,讓男孩子瞄準麥圈「開火」。這樣積極引導的創意,是父母對孩子進行排尿訓練時的好思路。


還有一個廣泛適用的辦法,就是大人上廁所的時候讓孩子進來「觀摩」。小孩子都是從模仿中學習的,尤其喜歡模仿大人的做法,做起來覺得自己很厲害的感覺。告訴寶寶:



「媽媽想尿尿了,要去廁所,坐在馬桶上,然後噓噓,然後起來提褲子,然後沖水。」




很多寶寶會僅僅因為喜歡沖水而喜歡使用馬桶的。


保護小PP


小屁屁的困擾,一是尿液的浸泡,二是外傷。


無論使用尿布,還是紙尿褲,都要注意勤換,勤洗屁屁,必要的時候用護臀霜等保護臀部皮膚。要給小屁屁留出曬太陽和通風的時間。


如果不穿尿布或者紙尿褲,請盡量給孩子們穿閉襠褲,而不是開襠褲,無論男女。這樣可以保護孩子的屁屁不被髒東西和細菌沾染,也可以讓男孩子的小雞雞減少磨傷刮傷的可能。


有的媽媽抱怨穿閉襠褲會經常尿濕褲子。實際上不就是多洗幾條褲子嗎?就準備個五六七八條唄。晚上過一次水,洗去大部分尿液后扔進洗衣機,何其方便。


最後再提醒下各位家長,不少幼稚園入園的時候是要求寶寶受過如廁訓練的,畢竟老師不會給孩子把尿。建議家長們事先訓練好寶寶如廁和擦PP,如果寶寶因為不會如廁而被同學嘲笑,可能會給TA造成心理陰影的。





http://www.buzzfunnews.com/20181030217.html

每日頭條即時更新,請上:http://www.buzzfunnews.com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